一句话·最江苏⑦丨普渡大学终身教授蔡利平:以旅游和人文交流推动民间友好往来

一句话·最江苏⑦丨普渡大学终身教授蔡利平:以旅游和人文交流推动民间友好往来

编者按: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当提起家乡时,你会想起什么?一句话给江苏,你最想说什么?暌违四年,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即将于5月20日在南京启幕,江苏Now国际传播中心(JICC)推出《一句话·最江苏》专栏,约访全球各地的海外江苏人,共叙乡情,共话发展。缕缕乡音汇聚,丝丝情意绵长,共同展现助力祝福蓬勃发展的美好新江苏。

“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是有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有其先进性和前沿性,尤其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借鉴,这种模式一定要推广出去。”5月18日,前来参加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的蔡利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蔡利平今年61岁,盐城阜宁人,美国普渡大学终身教授,健康与行为学学院国际教育主任、旅游研究中心主任。蔡利平1980年毕业于江苏省旅游学校,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是国内最早接受旅游专业教育的学生之一。在国内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前往美国留学,于1996年在普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2019年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期间,蔡利平回家乡盐城阜宁了解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在采访中,蔡利平特别提到这些年江苏文旅产业的新变化——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样化,江苏的乡村旅游就发展得非常成功,也已经形成品牌,既提升了居民文化生活品质,又是乡村振兴的好方式。如今,家乡人民也更多地关注脚下的风景、感受身边的美好。”

今年以来,旅游业强势复苏,在热门旅游城市中,有些是新的旅游热点,有的则本身就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才能持续保持吸引力,更好地塑造人文交流品牌?

“发展方式并不是只有一种,建设规模也不一定要很大,关键是要寻找适合当地发展的模式。”蔡利平说,他在与其他学者交流时发现,不少地方在政策支持方面的区别并不是很大,但起到的作用却不一样。“比如周庄古镇,在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这也是旅游产业方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有益的探索。”

蔡利平曾担任过印地安纳州旅游委员会委员以及该州中美协会理事,他以乡情为纽带,反哺家乡旅游与教育事业,推动江苏与美国民间友好往来。

“我虽然生活在美国,但是几乎每天都会看江苏的新闻。”在2017年首届江苏发展大会召开后,蔡利平了解到江苏一些学校希望与印第安纳州在教育方面加强交流,便主动当起联络人,促成了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与该州第一所大学——文森斯大学的合作。如今,前往文森斯大学学习交流的盐城阜宁和淮安盱眙的学生,有的已经学成回国,有的继续到普渡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学习。

“如今的青年人视野更加开阔,对世界的认识也更加客观,这是中国发展所带来的自信。”蔡利平说。

自2000年以来,蔡利平还组织了300多名普渡大学的学生来江苏短期学习或实习。“美国青年一代也非常希望了解中国,我希望以后可以组织更多的年轻人到江苏县一级的地方来看一看,加强人文领域的交流互鉴。”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