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就像小丑”:捷克小说家阿尔诺什特·卢斯蒂格去世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著名的捷克作家、纳粹集中营幸存者和2008年卡夫卡奖得主阿尔诺什特·卢斯蒂格(ArnostLustig)因五年肺癌晚期不治,2月26日晨在布拉格克拉洛夫斯克·维诺拉蒂大学医院去世,享年84岁。

“他活过了集中营,却未能逃过恶疾,他力战病魔,直到最后一息。然后,病魔战胜了他。”捷克弗朗茨·卡夫卡出版社的玛凯塔·马利舍娃第二天向捷通社通报卢斯蒂格的死讯时说。

马利舍娃表示,她和卢斯蒂格还有几个大项目未能完成,包括再写好几本新书,前往巴黎与米兰·昆德拉对谈,去华盛顿吃心爱的灌汤牛肉饼,到魁北克大学开讲座。“他四海为家,但最爱布拉格。”她说。

1926年12月21日,卢斯蒂格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人家庭。德国占领期间,15岁的卢斯蒂格和全家老小,于1942年同被关入特雷西恩施塔特(捷语“特雷津”)集中营,后转送奥斯威辛。父死于此地。小卢又被转送至布痕瓦尔德,1945年初再往达豪。途中美军战机轰炸,火车抛锚,小卢跳车,潜回布拉格,参加了反德起义。

解放后,卢斯蒂格进入查理大学学新闻,毕业后到布拉格电台工作,曾前往以色列报道第一次中东战争——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支持以色列——并主编《青年世界》杂志,亦为巴兰多夫电影制片厂兼任编剧。很快,他结合旧社会的个人苦难,开始文学创作,从中深刻反思人的命运,以短篇集《夜与希望》(Nocanadeje,1957)和小说《暗夜里的钻石》(DémantyNoci,1958)成名。

20世纪60年代,卢斯蒂格创作力勃发,出版不断,并在1967年参加了捷克斯洛伐克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在会上公开要求放松文艺管制,又因捷共采行苏联立场,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不再支持以色列,而宣布。1968年,苏军攻入捷克,卢斯蒂格的文学之春与布拉格之春同时戛然而止。在“正常化”的氛围中,他的小说《爱人》(Milacek,1968)出版。其情节是半自传性的,讲捷克男记者与犹太姑娘在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的爱情经历,难容于当时的政治气候。《爱人》很快被禁,卢斯蒂格出走,并扬名世界,被公认为捷克斯洛伐克最重要的大屠杀幸存者作家。

他辗转以色列和南斯拉夫,1970年定居美国,1989年后继续在华盛顿的美利坚大学执教,同时令人惊讶地于1995年出任了色情文艺杂志《花花公子》捷文版的主编,定期往返美捷,度假,编刊,2003年方告老还乡。时任总统的哈韦尔特地为他在官邸“城堡”内辟出一个套间,供他在布拉格颐养天年。

2003年,他在美国出版的小说《可爱的绿眼睛》(LovelyGreenEyes)获得了普利策奖提名,他亦于2009年进入过布克国际奖的决选。此前一年,卢斯蒂格获得了第八届弗朗茨·卡夫卡奖。该奖创办仅十年,但得主中已有两位随后产生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地利的艾尔弗丽德·耶利内克和英国的哈罗德·品特,令该奖声名大振。其他七位获奖者——卢先生的同胞伊凡·克里玛和瓦斯拉夫·哈韦尔、美国的菲利普·罗斯、匈牙利的彼得·纳达斯、日本的村上春树、法国的伊夫·博纳富瓦,以及德国的彼得·汉德克,皆为世界文坛的显赫名流。

2008年春,卢先生获卡夫卡奖时,中华读书报曾刊出长文,详细介绍过他的生平和作品。

卢斯蒂格年轻时娶特雷津集中营幸存者和以色列游击队哈加纳志愿女兵薇拉·魏斯利茨佐娃为妻,身后遗下一子约瑟夫,一女艾娃。

卢斯蒂格一生出版过50余本书,多以大屠杀为主题,不仅描写对无助者的摧残,亦强调受苦者能以高洁的人性力量,在绝境中抵抗污辱,保持尊严,从而引发人民的广泛共鸣。他时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生命对有些人是无价之宝,对另一些人却一钱不值?”

他的第二本书《暗夜里的钻石》脱胎于他当年跳离囚车的经历,1964年被名导演扬·涅梅茨搬上了银幕,至今仍为捷克斯洛伐克电影新浪潮的名作。

“写太确定的事有时是不可能的。写作就是人用以分享经验时之所为。”2010年6月,卢斯蒂格在特拉维夫的一次演讲中说。

《为卡特琳娜·霍洛维茨祈祷》(ModlitbaproKaterinuHorovitzovou)1964年出版,是卢斯蒂格最成功的小说之一,1965年被搬上银幕,大受好评。据读书报2008年报道所述,故事讲20个美国犹太富商在意大利被德军俘获,纳粹骗说要将他们与被盟军俘虏的党卫队军官交换,以此诱使他们不断支付贿金,充作重获自由的“买路钱”。其中一个美国商人,还花钱向纳粹买下了年轻漂亮的犹太女孩卡特琳娜的性命。姑娘既是纳粹的卧底,又成了这场残忍游戏的观察者。到最后,富商们一无所有时,纳粹便命令所有人脱光衣服,把他们送进毒气室,还要卡特琳娜为他们唱歌。姑娘在最后关头夺过军官的枪,打死了他。卡特琳娜自己也和囚犯们一起,终被乱枪射杀。

卢斯蒂格的姓氏词在日耳曼语族中多有“快活”、“风趣”之意,与字里行间之沉重不同的是,生活中的卢先生确也如此——凡能在古稀之年受托主编《花花公子》的大作家,若非为了好玩,则必属雄心不已的异人。

《权利报》记者弗朗蒂谢克·秦格尔回忆,他每次见卢斯蒂格,气氛都特喜洋洋。“作为一个经历过特雷津、奥斯威辛和布痕瓦尔德的人,他想方设法要把每一天都过得快快乐乐。不管是跟朋友聚会,还是吃饭,对他来说都意义非凡。”

涉及到重大问题,卢斯蒂格往往也会板起脸来,特别是对同胞。“事实上,自由是天下掉下来的,掉进了他们的双膝,这纯属历史的偶然。”2007年,他在接受布拉格电台的访问时说,“他们没有为此抗争过。他们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自我调整,顺从于占领者的权力。这一千万人,除了一百来个异类,全都逆来顺受。历史已经教会了捷克人,要去适应被占领的状态。”

他回忆起60年代自己在体制内过的好日子,可以满世界体验生活,就连出国体验资本主义的腐朽生活都成:“我想去看看夏威夷……他们就送我去了两次。我想去一趟旧金山……找一下杰克·伦敦的房子和墓地,他们也安排我去了。”

1962年的小说《蒂塔·萨克索娃》(DitaSaxova)涉及了资本主义社会空虚的人生,这是当年的一个流行主题,但卢斯蒂格写的还是不一样,因为新社会也不能振奋一切。小说讲姑娘蒂塔从集中营归来,和许许多多的同龄女孩住在旅舍里,却发现相互间全无共同语言。新社会的环境和辅导员的新思想,均无法令她告别痛苦的过去。移居国外后,她对西方亦深深失望,宁愿选择自杀。

秦格尔告诉捷通社,卢斯蒂格“出奇地友善,一副热心肠,关心他人胜于待己。他是最重要的和世界上最著名的捷克作家之一,却从不把别人的恭维当回事儿。他说,只有一本书出版50年后,读者才有权决定其作者是不是真正的作家”。

出版人马利舍娃说,卢斯蒂格从不自命为作家,但他就是真正的作家,而且活着时就看到自己的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53年前问世的《暗夜里的钻石》即明证。

“作家就像小丑。你给他们喝彩,他们就想永远跳个不停。”2007年,卢斯蒂格说。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